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基层政务公开>公共文化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
索引号: 11620621MB1558313W/2023-0012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文体广电旅游局 组配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件编号: 发文日期: 2023-03-22
成文日期: 2023-03-22 有效性: 有效
民勤曲子戏
信息来源: 文体广电旅游局 发布日期: 2023-03-22 14:42 浏览次数:


民勤曲子戏

 

“正月里冻冰二月里消,三月里鱼儿水上漂,四月里杨柳枝摆出村,五月里雄黄闹端阳,六月里麦子遍山黄……”小时候每年过春节闹社火时,总能听到那些经过化妆的秧歌手们提着或举着彩灯,一边扭着,一边唱着。

那时候,虽然不懂他们或她们在唱什么,但听着的时候,似乎每个月的气息都会扑面而来,仿佛民俗中最质朴和最古老的诗歌。唱二月的时候,似乎就能听到冰雪融化的声音从河面上缓缓传来,让人精神抖擞;唱三月的时候,你同样能感觉到鱼儿在水中欢腾;唱六月的时候,满眼都是黄澄澄的麦子,从南边的山梁一直黄上了西边的山梁。

你说,这难道不是诗吗?等多年以后,我再回味《十二月满》这首古老的谣曲时才发现,不仅是诗,而且是从历史民俗深处一路传下来的好诗,一直在民间闪耀着明亮的光芒。我曾经问父亲,这词曲流传了多少年?父亲的回答是:“我也不清楚,从小就跟着大人们每年唱。”

同样在社火上,还有很多很多项目值得回味,比如“跑竹马”“十对花”“划旱船”“务牛”等等,简直多的数不胜数。尤其是表演“划旱船”“务牛”和“老妖婆”时,必须有专人穿着不同的戏服,将自己武装起来,一边表演,一边唱歌。“老妖婆”是一个丑角,是一个由男人装扮的老太太,把自己化妆的十分夸张,口中叼着旱烟袋,弯着腰,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表情滑稽,一出场就惹得观众捧腹大笑。

从小由于学业的问题,我没有跟着村里人闹过社火。父亲给出的答案是,闹社火太浪费时间,不如坐在家里好好学习,那些都是没用的。

等多年以后,我步入非遗行业,对身边的非遗项目进行梳理时才发现,比如我前面提到的,那其实都是民间小曲戏或曲子戏的一种。它们不仅有演唱、对白,还有精彩的表演。比如“划旱船”时,坐船的“媳妇”要在全村十四五岁的男孩子当中挑选,经过精心化妆后,一边表演一边演唱“船曲”。如今想来,那就是典型的曲子戏,有简单的情节,有表演,有唱词。

几年前,我曾带着甘肃非遗代表团去成都参加国际非遗节,亲眼见识了“民勤曲子戏”的精彩。当时柳生军和潘红两位演员一登场,顿时吸引了满场观众的眼球。柳生军先生一身小丑的装扮,着长袍,外罩蓝色短大襟棉袄,腰围裙带,头戴“凉壳”,手持羽扇;女角则上身穿红大襟袄,腰系花裙,头梳髻,脑后垂以发辫,手持花帕。他们在一唱一和、一举一动中演绎着民勤曲子戏的精髓。

他们表演《下四川》时,你一句我一句地唱,每一句唱词都带着精彩纷呈的表演。台下的观众被精彩的表演深深折服,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台下有些女性观众,被表演逗的抱着腹部在那里一个劲地笑。这样说吧,当时他们的表演,就像电影或电视里经常看见的东北二人转一样,想不笑都由不得人。

等一场表演结束,一旦下了台,他们会被观众紧紧包围,合影留念,问长问短。甚至还有观众要求他们上台继续表演其它的曲目。

在中午闲下来时,我曾与柳生军先生和潘红女士进行过一些简单的了解。潘红是民勤县大滩镇北西村人,是民勤曲子戏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民勤曲子戏,早年拜彭宝瑞、吴开诚等老艺人为师学习民勤曲子戏,后来又跟随柳生军学习演唱民勤曲子戏。

她擅长扮演民勤曲子戏的旦角,演艺熟练,动作优美,表情丰富,表演细腻。生活化、口语化、地域化、通俗化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她饰演《下四川》中的干妹子,演唱时摇摇摆摆,善用“扇子”“手帕”,“风摆柳”的走场,有丰富的肢体动作,把笑看人生的乐观主义精神贯穿在歌词中,并将调侃性和随意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柳生军先生早在2017年就已经被甘肃省文旅厅评定为农村实用文化人才高级职称,即“副高级民间戏剧艺术师”。

他擅长演生角和丑角,演出的角色还有老生、须生、老旦。他扮演的生角蹦蹦跳跳,又走又唱,生动活泼,动作大方自如,语言通俗朴实,既风趣又幽默。扮演的丑角动作千姿百态,幽默滑稽;老生动作大方,走场自如,带有实际生活中的老人形象;须生亦苦亦乐,动作大方优美,演出了剧中人的喜怒哀乐;老旦在角色中有苦有甜,情节感人,把风土人情、亦苦亦甜的生活演绎的活灵活现。

那么,什么才是曲子戏,到底有怎么样的起源呢?曲子戏,主要流传在中国西北五省地区的汉族民间小戏,是由汉族民间小戏演变而成的。曲子戏的调有很多,一向有三十六小调,七十二大调的说法,根据老一辈的说法,曲子戏的腔调还不止这些。有人说,曲子戏源出眉县、户县,故曲子戏又称“眉户”,眉县和户县一带位于秦岭太白山麓,自古盛行民间歌曲,眉户曲起源于这些民间歌谣,古称“清曲调”。

曲子戏从明朝开始就已经在甘肃广阔的土地上开始繁衍生息了,并占有主要位置。从敦煌莫高窟遗书中可知,早在唐宋时,甘肃河西一带就流传着一种曲子。在演出时,有歌、有舞、有诗,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从传世的几百首曲子词遗书看,句式长短不齐,句数与所用曲牌的句式相适应,韵脚、平仄也与曲调相一致。这些曲子词大部分为叙述体,也有个别的用代言体。

曲子戏在甘肃有两个流派,其中一种是从敦煌到天水的漫长丝绸之路上各地唱的曲子,这些曲子戏因各地方言不同,都分别冠以本地地名,如敦煌曲子、兰州鼓子、平凉曲子、华亭曲子、秦安老调、通渭曲子、陇中小曲、武山秧歌、静宁曲子、清水曲子等。

而前面我们提到的“民勤曲子戏”,形成与甘肃境内其他地方曲子戏有所不同,《中国戏曲志·甘肃卷》载:“民勤曲子戏虽称曲子戏,与甘肃东部、南部以及敦煌一带流行的曲子戏,实非一脉。”民勤曲子戏独具特色,遗产丰富,因其独特的艺术特质而被戏曲专家赞誉为“兼具北风南韵,流传西北五省”“融北方小曲的苍凉刚健与南方小曲的柔美俏丽于一身”,是集民间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诸多元素于一身的综合戏曲艺术。

那么,此刻,我们与非遗共在。

唱三月的时候,你同样能感觉到鱼儿在水中欢腾;唱六月的时候,满眼都是黄澄澄的麦子,从南边的山梁一直黄上了西边的山梁。

曲子戏比赛曲目丰富多样,各支参赛队伍尽展风采,不仅动作娴熟、配合默契,而且队形整齐多变,充分表现出团队的凝聚力和感染力,赢得评委和观众阵阵掌声。

 

民勤小曲源于当地和从内蒙流传而来的民歌“西调”、二人台,后又与江、浙、山、陕移民的俚曲小调相融合,在清之前期已形成。据《镇番遗事历鉴》载,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二分沟胡兆庠是年创戏社,领五徒游艺湖坝”。清同治间,民勤小曲进入兴盛时期,职业性小曲戏班“容尤堂”,曾“游艺于口外(今新疆一带),凡历三年乃归。”

目前,“民勤曲子戏”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相信在今后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其实,您如果足够仔细,就会发现,您身边也有曲子戏,一直在民俗文化中广泛传承着,像一只只喜鹊停留在枝头,只是你没有去发现而已。比如我在前文中提到的很多社火表演项目,如果单独列举出来,稍微进行挖掘和整理,就会发现,那就是典型的小曲戏或者曲子戏。从服装设计、化妆、表演到演唱,无不体现着曲子戏的各种要素。

时令已经步入冬天,距离春节不远了。今年在回老家过年时,不妨看看社火,把家乡的曲子戏好好听一遍,可能您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