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民勤规划纲要>历史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622322015322299P/2021-0239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政府办公室 组配分类: 历史规划(计划)
文件编号: 发文日期: 2021-07-06
成文日期: 2021-07-06 有效性: 有效
民勤县“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规划(已归档)
发布日期: 2021-07-06 17:28 浏览次数:

根据《中共民勤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民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武威市“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规划》的部署和要求,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发展基础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深入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农业经济整体效益明显提高。2015年,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24.24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77.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19.06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增长101.71%。粮食总产量13.96万吨,增加3.1万吨;油料产量6.48万吨,增加0.86万吨;蔬菜产量37.72万吨;肉蛋奶总产量2.27万吨,增加0.46万吨;水果产量5.9万吨,增加3.24万吨。粮油、蔬菜、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能力明显增强。

(二)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暖棚养殖为主的设施农牧业,以酿造葡萄、红枣、枸杞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主导产业基本形成。2015年,全县累计建成设施农牧业13.33万亩,其中:日光温室4.23万亩、养殖暖棚9.1万亩,农村户均达到2.36亩。累计发展以酿造葡萄、枸杞、红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47.12万亩,人均2.01亩。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已成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富民产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6%来自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较“十一五”末提高45.5个百分点。

(三)特色优势产业稳步发展。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构建具有民勤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设施蔬菜、酿造葡萄、红枣、枸杞、甜瓜、茴香、辣椒、中药材、草食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成功申报“中国肉羊之乡”誉名,被列为全省肉牛肉羊产业大县。2015年,全县牛、羊、猪、鸡出栏量分别达到1.85万头、65.77万只、7.15万头、100.64万只,较“十一五”末分别增长24.2%、37%、11.72%、54.6%,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0%。畜牧业增加值达到5.76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3.76%。

(四)农业标准化信息化加快推进。农业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制定并推行出口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26 项 “三品一标”农产品持续增加,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5个,种植业认证总面积达46.6万亩,占总面积的55.6%;肉羊认证达110.35万只,占饲养量的51%。加快建设出口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累计建成出口农产品备案基地23.72万亩,涉及企业和专业合作社20个,备案品种30个。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机构全部建立,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不断完善。实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项目和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建成了《民勤新农村资讯》、手机短信平台、农技服务热线。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建成农产品网店200多家。

(五)农业基础设施与装备水平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显著改善。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农田末级渠系配套,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9.06万亩,农业灌溉条件显著改善。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乡、村、户通电率达到100%。建成通乡通村油路928km,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2838km,建制村全部实现通沥青(水泥)路。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积极开展农田综合整治和耕地质量提升,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2万亩。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物质装备条件大幅改善,自动化设备逐步普及,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04.5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

(六)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完善。积极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36个。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合作社达到2370个,创建示范性专业合作社167个。培育家庭农场100个,创建示范性家庭农场20个。推进农产品物流中心、骨干批发市场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冷链仓储库容达到4.4万吨。积极发展品牌农业,创建“青土湖”“漠峰”“沙香源”等甘肃省著名商标13个。

(七)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县、乡全部建立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现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339人(其中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88人),选聘农民技术员196人、村级动物防疫员249人。聚集了一批专业人才,取得了一批理论和实践成果,研发、集成、组装了一系列技术模式。设施农牧业提质增效、特色林果繁育与栽培、农作物品种选育与制种、高效农田节水、测土配方施肥、秸秆饲料化利用、草地农业等技术推广应用及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农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民勤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民勤县陶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获批建设。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6%。

(八)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逐步健全。建立政策支持长效机制,各级财政多渠道整合和统筹支农项目资金,采取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多种方式扶持现代农业发展。把普惠政策转化为特殊政策,累计投放妇小贷、双业贷、双联贷、精准扶贫贷、易地搬迁贷款等财政惠农贷款63.73亿元,农户户均11.4万元,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裕的资金支持。扎实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能繁母猪、奶牛、玉米、马铃薯、农房等列入政策性保险范围,保险规模不断增长,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得到一定程度化解。

(九)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坚持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5%,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5%,畜禽规模养殖废弃物利用率达到70%,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36%。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2处、户用沼气14798户、“进棚入园”玻璃钢沼气池375座,推广太阳能灶3242台、太阳能热水器4225台、省柴灶3705台。累计完成退牧还草围栏封育850万亩,实施草地补播改良151万亩,建设人工草地8万亩。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禁牧面积475万亩,草畜平衡面积799.76万亩,全县草原植被覆盖度达18.44%,“三化”草原治理率达24.38%。

(十)农业农村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推开,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确权登记颁证政策制度机制基本形成。农村土地流转公开交易市场建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集体产权股份证改革等试点扎实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有序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开展集体林地股份证改革试点,建立完善集体林地、林木流转机制。稳定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探索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

二、挑战与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巩固农业农村好形势的关键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期、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爬坡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攻坚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深化期。复杂的宏观环境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推进供给侧改革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最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着力破解发展难题、补齐短板,厚植优势、转型升级,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成效。

(一)面临的挑战

1.资源约束日益加剧,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任务繁重。干旱缺水是基本县情。水土光热时空匹配程度低、区域间发展不平稳的长期矛盾与耕地质量总体下滑、土壤有机质普遍下降的突出问题相互交织,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多发频发,自然资源约束日益趋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更加繁重。

2.农业基础条件薄弱,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任务繁重。农业仍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农业基础条件差、设施薄弱、装备滞后、科技支撑能力较弱等问题依然存在,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缺水、缺路、缺仓储加工设施的问题依然存在,水、路、林、渠、电等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整体较弱。

3.生产方式仍较粗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任务繁重。高强度、粗放式生产方式导致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失衡、功能退化,草原超载过牧问题仍然存在,农林、农牧复合生态系统亟待建立,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还面临较多挑战。

4.环境污染仍需治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任务繁重。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外源性污染向农村扩散,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不足,化肥、农药、地膜、畜禽粪便等农业内源性污染仍需治理,农产品生产环境源头治理任务更加繁重。

5.成本质量压力加大,推进供给侧改革任务繁重。生产模式粗放、农产品品质和效益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结构性供需失衡、市场化商品化率低等问题日益突出,在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下,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实现调结构、提品质、降成本、补短板、促融合、可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

6.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完善农业发展制度体系任务繁重。农业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尚未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机制没有形成。循环农业发展激励机制不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较低。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监管机制缺失。农业资源定价、利益补偿和奖惩等机制的缺失和不健全,制约了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长久保护。

(二)有利机遇

1.重大发展战略实施带来新机遇。国家持续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出台一系列支持保护政策,将更多资源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政策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为特色优质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市场开发拓展了新空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生态安全屏障试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2.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国家、省、市、县进一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现代农业建设制度更加完善,机制更加灵活,法治更加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推开,必将进一步激发各类农业生产要素的活力。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陆续出台,农业农村投入不断加强,有利于农业发展获得更多资金和政策支持。

3.外向型农业发展拓展新空间。甘肃(武威)国际陆港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三五”时期重点建设的三大国际陆港之一,将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武威黄金节点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国家质检总局已正式批准建设武威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武威进境木材检验检疫集中监管区,依托武威保税物流中心,有利于进一步打造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外向型农业。

4.农业科技实践成果成为新支撑。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网络的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的聚集与培养,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高效农田节水、农机农艺融合等技术研究、推广等方面的不断探索与成功实践,为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地技术支撑。

5.农产品刚性需求增长成为新动力。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加,消费者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刚性需求日益增加,提出了更高质量标准要求,为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供给提供了更大空间,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造了良好的需求环境。

6.农业结构调整成为发展新起点。主导产业基本建立,“十三五”期间提质增效大有潜力可挖。因地制宜、面向市场,转方式、调结构,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全县特色产业规模优势凸显、产品品质独特、市场前景看好,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起点。

第二章  发展思路、原则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深入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和“十百千万”工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坚持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绿色有机农业、高附加值农业和出口农业,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壮大农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和精深加工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创新驱动、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根据产业基础、技术需求与资源禀赋,通过内联外引,加强科研攻关与原始创新,形成自主核心技术,打造农业示范园区创新平台,推进技术集成和科技推广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拓展农业功能,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协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立足各地实际,充分体现区域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进一步优化区域农业生产布局,实施有选择、差别化扶持政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培育壮大特色优势富民产业,统筹推进贫困片区全面脱贫,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三)坚持倡导绿色、生态循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守耕地红线、水资源红线和生态安全红线。妥善处理好农业生产与环境治理、农业发展与生态修复的关系,坚决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加强草原生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深入推进耕地质量提升、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市场导向、开放外向,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在强化政府支持作用的同时,瞄准“两个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适应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要求,坚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手发力,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手段、开放的眼界,加快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依托甘肃(武威)国陆陆港建设,大力发展出口示范农业,助推农产品出省出境,促进农业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

(五)坚持农民主体、推动共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继续强化政府支持,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统筹安排财政支农资金,引导和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农业,合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注重培育贫困片区特色优势富民产业,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更加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科技支撑进一步增强,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设施装备更加先进,标准化生产加快普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市场竞争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基本确立,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实现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具体发展目标:

(一)农业发展基础明显改善。耕地面积稳定在89万亩左右,建成高标准农田49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2.75万亩以上,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2;农机总动力达到225万马力,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98%的行政村覆盖宽带网络;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

(二)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产出高效的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设施农牧业达到15.5万亩;特色林果业达到55万亩;建成高标准出口农产品基地30万亩。牛、羊、猪、鸡存栏量分别达到5万头、150万只、7万头、150万只,出栏量分别达到2.5万头、100万只、8万头、150万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0%以上。特色优势农产品产量比重达到60%,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到80%,“三品一标”农产品产量比重达到60%。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和农村经济增长新的亮点。

(三)农产品保障能力巩固提升。全县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蔬菜、水果、油料产量分别达到40万吨、10万吨、6万吨,肉类、禽蛋、奶类产量分别达到3万吨、0.5万吨、0.15万吨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9%以上;新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30项,累计达到50项以上。

(四)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完善。力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00家以上,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00个、各级示范性家庭农场5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农业经济新增长极。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以上。

(五)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每年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75万亩以上。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8%以上,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50%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18.84%,“三化”草原治理率达到27.61%以上。

(六)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县农业增加值达到32亿元,年均增长6%;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0%。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棚均收入分别达到2.7万元、2.5万元,盛果期特色林果业亩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538元,年均增长12%。

第三章  重点任务

一、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区域互补、效益提升”的要求,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发展基础、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聚集,加快建立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一)瓜菜产业。坚持扩大规模与提质增效并重,优化结构布局,严格技术规范,完善配套设施,培育主导产品,大力推行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生产、自动化控制,推动瓜菜产业集聚发展。到2020年,全县瓜菜面积达到20万亩、产量达到75万吨,其中设施瓜菜5万亩、产量达到30万吨以上,把民勤建成全省乃至西北重要的反季节瓜菜生产基地。

(二)草畜产业。突出规划引领、政策引导、示范创建、技术指导,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打造民勤肉羊主产区,进一步发展生猪、禽蛋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毛驴、梅花鹿等特种草食动物养殖。全面推进奶业振兴,着力“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建设饲用甜高粱、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种植基地。加快发展肉制品、乳制品、皮制品精深加工业和饲草料工业。

(三)特色林果业。以特色林果提质增效、扩容创牌为目标,坚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推动特色林果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实现特色林果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到2020年,全县特色林果面积达到50万亩。

(四)绿色有机产业。以日光温室产品、特色林果、中药材、特色大田作物为重点,开展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到2020年,力争建成有机农产品基地20万亩,将民勤培育成全省乃至西北地区较大的绿洲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五)中药材产业。以甘草、肉苁蓉、枸杞、黄芪、锁阳等沙生药材为重点,全面推广应用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开展中药材“三品一标”认证和GAP认证,加大优质药材基地建设。到202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把民勤建成全省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六)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依托民勤城东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瓜果蔬菜、畜禽产品、中药材等精深加工产业链,积极培育“畜禽养殖—屠宰加工—肉制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产业链,打造以葡萄酒为主和食醋及果乳汁饮料等液体经济产业链,延伸扩展产业链。

(七)农产品销售及冷链物流业。以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建设大中型产地综合市场、专业市场和冷链物流园,形成完善、便捷、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通过实施“开放外向”战略,切实强化政策扶持、冷链建设、品牌打造、营销创新和规模集聚等重要支点,把民勤建成全省重要的设施蔬菜、肉类、特色林果销售基地、出口基地和区域集散地。

(八)休闲农业。综合区位特点、产业特色、资源禀赋、消费需求等因素,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着力建设集现代农业、田园风光、生态旅游、农事体验相融合的农业综合体(农业公园),积极推进以美丽田园、农事景观、民俗体验等休闲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二、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持续推进主导产业提质增效。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增收为目标,坚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模式提质增效、扩量创牌。加大农林牧新品种、新技术的跟踪研究力度,加快品种优化和更新换代,集成推广先进技术,加强设施农牧业标准化建设和特色林果业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加大工厂化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力度,提高新品种繁育推广和优质种苗供应能力,品种优良率达到90%以上。大力推广日光温室标准化生产、水肥一体化控制、无土立体栽培、自动化智能设施等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提高日光温室综合效益。加快畜禽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步伐,提高畜禽出栏率和产品品质,积极打造民勤肉羊生态畜牧特色品牌,积极引导发展肉驴、梅花鹿等特种养殖。支持屠宰加工企业一体化经营,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到2020年,设施农牧业达到15.5万亩,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棚均收入分别达到2.7万元、2.5万元。大力发展以酿造葡萄、红枣、枸杞为主的特色林果业,深入开展规范管理专项行动,实现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到2020年,特色林果业达到55万亩,盛果期亩均收入达到4500元。

(二)培育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提高优质高端农产品有效供给目标,以日光温室产品、甜瓜、羊肉、葡萄、红枣、枸杞、肉苁蓉等产业为重点,制定并全面推行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有机农产品生产质量追溯体系,推行种养循环模式,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大绿色、有机农产品申报认证,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培育绿色有机农业产业链。力争到2019年,全县有机产品获得有效认证品种达到20个以上,实现有机产品基地覆盖全县所有农林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达20万亩以上。将民勤培育成全省乃至西北地区有影响力的绿洲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三)大力培育出口农产品基地。依托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努力打造全省向西开放的出口农产品基地。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大力发展精细蔬菜、特色林果及肉羊、西甜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农产品。争取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加强与国外标准对接,大力完善、全面推行出口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提升民勤绿色农产品优势,高标准建立农林牧产品和食品工业出口基地,严格按出口农产品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竞争力。严格备案基地监督管理,建成高标准出口农产品基地30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区域面积达到50万亩。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支持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和物流等环节开展跨国全产业链布局,在农机、农药、种子、化肥等农业投入品领域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四)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以节水增收为核心,积极推进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深度融合,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高效节水农业体系。深入实施全省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工程,以推广膜下滴灌和垄膜沟灌两大技术为重点,以微喷、移动滴灌、注水补灌等技术为补充,积极推进生物节水、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深度融合,集成推广地膜覆盖、干播湿出、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有效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面积稳定在75万亩以上,建设高效农田节水示范区。统筹水资源合理开发、节约利用和统一调度,合理配置各行业水权,严格农业用水总量,努力实现水资源科学持续利用。到2020年,农田灌溉、生活畜禽、工业、生态用水量控制为:22337万m3、1113万m3、4274万m3、8818万m3。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实行水权实名制、“三水”联合调度和以人配水、以地控水、水电共管制度,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力度,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利用天上水、严格控采地下水,着力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末级渠系改建、骨干渠系改建、农业精准化灌溉试验示范等节水项目,实现全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全覆盖,到2020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2.75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2以上。

(五)积极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突出区域资源优势,加快培育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产出高效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突出发展设施蔬菜,因地制宜发展露地蔬菜,加快建立出口蔬菜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以酿酒葡萄为主的酿酒原料产业,加快建立优质酿酒葡萄基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稳定发展甜瓜、食葵、辣椒、甜美南瓜、籽用葫芦、茴香等特色种植业,培育发展中药材、草牧业、林下经济等区域性特色产业,积极引导发展肉驴、梅花鹿等特种养殖,培育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产出高效的特色产业,不断丰富优化种养结构,满足市场多层次、差异化需求。加大优质中药材基地建设,稳步扩大枸杞、肉苁蓉、甘草、黄芪等中药材种植规模,积极开展中药材“三品一标”认证和GAP认证,提升中药材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稳定总产”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水”的战略,巩固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自给。大力推进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扎实开展高产创建,推进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集成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保护性耕作等节本、高产、高效技术,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利用和产出效率,粮食单产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实现“藏粮于技”。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开展土地整治,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挖掘增产潜力,实现“藏粮于地”。推进抗旱项目建设,提高蓄水保水和抗灾减灾能力,实现“藏粮于水”。“十三五”期间,全县粮食产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

(七)培育精准扶贫富民产业。深入实施《关于推进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的实施方案》、《“下山入川”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培育方案》,立足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因地因户施策,精选产业,精准发力,着力提高富民产业对脱贫攻坚的支撑能力。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高效节水农业、绿色有机农业、区域特色产业、劳务经济、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富民产业,不断巩固脱贫成果。

三、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保障体系

(一)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强以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农业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创新,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科研队伍。加强公益性推广机构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完善技术服务承包责任制,实现技术服务全覆盖。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经营性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开展经营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或者在岗开展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完善农业科研立项、科技服务和成果评价机制、与科技评价相配套的薪酬制度,职称评定向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倾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逐步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加快农作物品种选育,增强农业发展潜力;强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的研发、集成和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构建现代农业技术体系。

(二)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大力发展数字农业、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积极推动种养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全过程信息化。加快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积极办好《民勤新农村资讯》、科技直通车、农技服务热线、农业科技短信等服务平台,拓展“12316”三农综合服务热线服务领域,全面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争取实施“金农工程”二期项目,整合涉农部门信息资源,加强农业大数据建设,打造包括农业生产导向、产业发展分析、市场供求预警、质量追溯体系等全产业链的大数据平台,推动农业供给侧与需求侧精准对接。加强市场流通与信息查询服务系统和数据库开发应用,推进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建设“智慧农业”。抓好市场信息服务、试点示范和信息进村入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步伐,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加快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以点带面普及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促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扩大农产品网上销售规模,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三)推进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和抗旱防汛项目建设,健全抗旱防汛减灾工程体系。建设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服务体系,抓好人工影响天气、综合整地、农业地质灾害避险工程建设。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农业与气象协作机制,健全应急储备机制。开展应对与适应气候变化、气候资源高效利用等重大技术应用研究,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测预警能力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能力。

(四)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工作方针,按照“强化县级、健全乡级、延伸村级”的原则,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强化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着力提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水平,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平均防控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认真落实防疫责任制,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强化春秋季动物防疫,落实免疫、监测、扑杀净化等防控措施,加强人畜共患病防制,建立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保障畜牧业发展安全。

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体系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分期分批、连片推行、加快建设以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土壤改良、机耕道路、农田林网、配套电网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标准农田,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盐碱地改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质量提升,建立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巩固全国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建设成果,深入推进“6363”水利保障行动,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实施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工程项目,抓好红崖山水库向青土湖专用输水渠和镇抗旱应急引水及饮水工程项目,全面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深入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推进自然村动力电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电网供电保障能力。深入实施“6873”交通突破行动,加快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国省道、村村通沥青(水泥)路”的总体目标,提升公路路网整体服务水平。开展宽带乡村工程,实现农村宽带服务行政村全覆盖。推进农村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和沼气“进棚入园”,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二)积极推动农业装备现代化。进一步优化农业机械装备结构,加快研发推广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先进适用农机具,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和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平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跨越。推广普及日光温室喷微灌设施、水肥一体化、智能环境调控、物联网,畜牧业联合收割打捆、撒料车、补饲栏、保育床、视频监控、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自动集蛋、自动清粪、集中挤奶,果园耕作机械、饲草种植收获、农产品贮藏加工等机械装备,推动生产轻简化、智能化、高效化。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鼓励跨区作业。扎实开展平安农机建设,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到2020年,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以上,全县90%的主要农作物生产实行全程机械化。

(三)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按照“政府搭台、多元投入、市场运作、产业兴区(园)”要求,集聚科技资源、创新要素、集成技术和集约效益,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形成以省级示范区(园)为引领、县级示范园(示范点)为依托的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格局,打造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区”。把各类资金项目、改革试验在示范区优先实施,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会展农业、观光农业、科普农业等新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组合型、集群化发展,改造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把示范区建成创新思路、集聚资源、率先突破的大平台。

五、加快构建绿色农业生产体系

(一)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绿色生态农产品出口安全示范区建设,推进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绿色生态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建立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等农业地方标准体系,抓紧修订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新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30项,累计达到50项以上。鼓励、引导生产经营主体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构建出口农产品标准化体系。注重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集成转化,及时将先进适用的标准规范转化成农业生产能力。加快建设绿色种植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园,深入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继续推进猪(禽)、牛羊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国家地理保护标志农产品,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以上,“三品一标”农产品产量比重达到60%。加强认证后监管和标志使用管理,力争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率达到80%、绿色食品续展率达到70%以上。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突出抓好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知名品牌的培育,到2020年,培育一批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商标品牌,创建农产品区域综合性公用品牌和生态精品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促进由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开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健全从田园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产地环境监管,严格控肥、控药、控添加剂,督促生产者按标生产、合理用药、科学施肥,推进减量化绿色生产。积极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建设,建成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构建覆盖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藏、运输和销售等各环节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监管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到2020年,80%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在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藏和运输环节实现可追溯。加快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引导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等建立检测点,开展产品检测和产地准出管理,督促生产者落实质量安全管控措施。围绕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和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和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健全监管制度机制,全面推行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加强例行监测和专项检测,扩大农兽药残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监控范围,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开力度,实施“红黑榜”制度,强化社会公众监督。

(三)推进农业资源保护与环境修复。坚持用养结合,加强耕地、草原等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严守林地和森林、湿地、沙区植被、物种保护红线,加快建立草原保护红线。认真实施千里沙漠大林带、亿利民勤沙漠生态产业扶贫、G569北仙高速公路通道绿化、万亩胡杨林基地、万亩红柳林基地等重点项目,争取实施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三北五期、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造林补贴、退化防护林改造等生态工程。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严格执行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和奖励补助制度,加大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力度,积极开展已垦草原植被和草原“三化”治理,推进草地畜牧业生态化建设。在重点生态功能区,通过发展草食畜牧业和后续产业、建设农村能源等方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与恢复林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开展产地环境监测调查、农业面源污染定位监测和耕地重金属污染调查、管理、分析评价与监测。推进产地环境质量分级和功能区划,划定适宜生产区和禁止生产区。加大土壤污染综合整治力度,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示范,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加强对外来入侵生物的预防、预警和控制。

(四)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继续推进特色农产品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开展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大力实施农村新能源建设、农业种植养殖废弃物再利用等重点工程,积极构建“种植—养殖—加工—综合利用”循环型农业产业链。积极推广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能、节种等节约型农业技术,“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内源性污染。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低毒高效农药、测土配方施肥及保护性耕作技术,鼓励使用有机肥、绿肥、生物农药和精准施肥施药技术、机具,建立科学合理的施肥用药技术体系,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4%以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8%以上,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50%以上。实行畜禽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合理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鼓励在养殖密集区配套建设有机肥生产厂(车间),以规模化养殖场减排为重点,加大畜禽排泄物处理与循环利用力度,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粪污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畜禽粪便利用率达到95%以上。加快农村沼气工程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健全服务体系,开展规模化生物天然气生产试点,发展太阳能、风能、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完善农村能源结构。推动企业、园区、大户生产小循环和区域产业大循环良性互动,鼓励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积极创建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和“万村整洁”示范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创新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模式,鼓励创建和引入专业化服务公司,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动污染治理向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六、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一)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自愿有偿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特色优势产业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建立科学的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民间协商、乡村调解、县区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调处体系,推动土地依法、规范、有序流转。

(二)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林)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开发经营,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建立价值链。扶持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建大型农业企业集团,提高精深加工和跨区营销能力。创新农民合作社发展模式,引导农户以承包经营权、资产、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作价入股建立农民股份合作社,鼓励农民合作社在自愿前提下组建集生产、仓储、冷链物流、初加工、包装、配送一体化的跨区域、跨行业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水平。深入推进示范社创建行动,建立示范社名录,实行动态监测,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大力提升家庭生产经营能力,积极开展示范性家庭农场创建活动,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运作管理规范、带动作用显著、社会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农业综合开发、基建投资等项目,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开展技术、信息等有偿服务。探索建立财政、扶贫、社会帮扶等资金折股量化到贫困户、投入到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有效机制。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培育提升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示范性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到2020年,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个,创建各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00个、示范性家庭农场50个。

(三)健全完善现代营销模式。按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大力推行“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现代营销模式。全面推进农产品加工优化升级,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创业基地,培育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和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创新中心,形成与农产品生产向配套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培育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构建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加快区域性综合市场、专业市场和产地集散市场等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加强农产品冷链设施建设,建设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到2020年,冷链仓储库容总量达到10万吨,冷链运输率提高到20%。支持农产品营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展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行动,建设农产品信息系统,提升市场流通主体服务能力。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大力发展营销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营销协会及专业协会。构建新型营销体系,建设优质农产品展销平台,鼓励发展产销对接、农社对接、农超对接、直销直供、电商网购等现代新型流通业态。加强和拓展与国内外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合作,加快完善农产品冷链、仓储、电子交易、分级包装、信息平台等配套设施,扩大外埠市场占有份额。

(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的竞争力、附加值和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健全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和推进机制,增强对农民收入的带动能力。大力发展肉类、瓜果蔬菜精深加工产业链。引导农产品加工业、物流业和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向示范基地集聚,推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物流业协同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向前延伸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向后延伸建设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体系,大力推行“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吸纳农户入股经营,为农户提供技术、仓储、贷款和农业保险资助等服务,建立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机遇,依托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培育发展一批特色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到2020年,力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00家以上。

(五)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跨界配置,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增值收益更多地留在产地、留给农民。推进农业内部融合,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推动土地、水利、林木等农业资源、生产要素集约使用;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实现农林牧各业协调、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匹配度;推广草粮、草林、草菜及草果结合的牧草生产方式,积极推动秸秆饲料化、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粮草兼顾型农业;科学利用林业资源,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进农林复合经营。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加快绿色生态农产品出口安全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农村特色加工业,把种养业打造成农产品加工业的“第一车间”,实现以工促农;依托工业园区和重点镇,加快发展农产品销售和冷链物流业,把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成物流业的“第一仓库”,实现以销定产。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施农耕文化传承工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保存,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从生产向生态生活、从物质向精神文化功能拓展,使农业成为“有文化说头、有休闲玩头、有再来念头、有发展奔头”的产业。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推动信息、科技、人文、创新元素融入农业发展,积极探索发展信息化农业、工厂化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农业众筹、农事节庆活动、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等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

(六)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与农业发展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子商务企业,扩大网上产品销售种类和数量。深化互联网与农业社会化服务融合,建立农业生产资料信息与供应平台,推广一对一精准网络技术服务,加快土地等集体资产、集体资源网络化管理体系建设,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推广互联网与农业经营主体融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科技化、组织化和精细化水平,综合集成和应用各类先进适用科学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值空间。推进互联网与农产品质量管理融合,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努力实现农副产品“从田园到餐桌”的全过程追溯。加快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促进互联网与智能农业紧密融合,运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网络化、智能化的现代“种养”生态农业新模式。

(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建立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构建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基础、“一主多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力争到2020年培育认定新型职业农民4000人,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积极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民12万人次以上。

(八)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完善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公益性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培育经营性服务组织,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业,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试点,拓展服务空间。支持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需求,开展良种繁育、农资供给、代耕代种、联耕联种、联收联贮、统防统治、土地托管、烘干加工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构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推进跨区域服务,提高服务效率。

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为主题,突出“调结构、提品质、降成本、补短板、促融合、可持续”六项重点任务,紧紧围绕绿色有机农业、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等特色优势产业,优化农业资源要素配置,改善外部生产环境,转变内部生产方式,着力推进农产品精品化、绿色化、高端化、系列化、品牌化,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有效对接,更好地契合和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真正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全力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到2020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持续优化,高效安全的农产品供给体系基本建立,农业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一)调结构。突出特色优势产业,优化产品结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积极开发名、特、优、新产品,使供给数量更充足,品种和质量更契合消费者需求。

(二)提品质。坚持把提升农产品质量作为有效对接消费需求的突破口,着眼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健全完善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监管和服务,加快构建农产品从田园到餐桌全过程监管保障体系,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安全、营养、口味的要求。

(三)降成本。突出投入成本、用工成本、营销成本控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控制生产资料投入,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营销方式,优化经营体系,努力提高农业竞争力和比较效益。

(四)补短板。加快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物质装备条件,着力强化农业科技、金融、信息等关键支撑,优化生产体系,努力突破农业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的瓶颈制约。

(五)促融合。优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资本、劳动力、技术、资源等要素跨界优化配置,鼓励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及农业多功能开发等融合发展,探索全产业链建设模式,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六)可持续。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推动农业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向依靠科技的集约型发展转变,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第四章 重点工程

一、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持续推进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推动综合效益提升。持续推进农田高效节水示范区建设工程,实现灌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全覆盖。实施设施蔬菜、畜牧业、特色林果等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

专栏1:产业提质增效重点项目

1.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工程。着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完善贮藏和冷链设施体系建设,推动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全县设施农牧业发展到15.5万亩,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棚均收入分别达到2.7万元、2.5万元;特色林果基地达到55万亩,盛果期亩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2.蔬菜产业基地提升工程。在优势产区建设设施蔬菜,建设集约化优质种苗繁育基地,改造提升老旧生产设施,打造精品蔬菜标准园,培育有影响力的品牌,完善贮藏和冷链设施体系建设。

3.现代草食畜牧业提升工程。继续加大苜蓿种植基地建设、饲草料加工及贮藏设施项目。继续实施良种工程、保护与发展基础母畜、动物防疫体系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实施牛羊、猪(禽)全产业链、标准化推进工程,加快养殖业现代化进程。

4.特色林果提质增效工程。加强苗木繁育基地建设,果园品种更新与改造,标准园创建,精准化栽培技术推广,绿色、有机果品基地建设,果品良好农业规范(GAP)基地创建与认证,果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立,贮藏设施建设,采后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果农合作组织发展等。

5.高效农田节水示范工程。实施河西走廊农田高效节水示范工程和节水农业示范区创建,年推广膜下滴灌、垄膜沟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农田高效节水技术75万亩以上。

6.中药材产业提升工程。实施道地药材认证,建设道地中药材追溯体系工程。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扩大GAP标准化种植。扶持培育中药材种子种苗专业生产企业,建设种子种苗集中繁育基地和高标准规范化生产基地。到2020年,建成标准化中药材生产基地10万亩。

7.品牌提升工程。引进社会资本,发展品牌农业,实施“互联网+”品牌农业,宣传特色农业产品,以品牌化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积极扶持农民发展休闲旅游业合作社与品牌创建。

二、农业机械化与农业设施装备提升工程。实施主要农作物(牧草)全程机械化推进工程,加快新型适用农机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重点提高整地、种植、植保、收获、贮藏、加工等环节机械化水平。实施温室、大棚、防虫网棚、养殖暖棚等设施装备的提升改造工程。继续推进园艺设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小区)建设工程。实施非耕地综合开发利用工程。

专栏2:农业机械化与农业设施装备提升重点项目

1.设施农牧业智能化。推动设施农牧业装备轻简化、智能化、高效化,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日光温室重点推广温室环境监测调控、自动化卷帘等智能管控设备和专用小型耕作、起垄覆膜、定植和采收等专用机械;养殖暖棚重点推广撒料车、补饲栏、自动喂料给水、仔猪保育床、自动集蛋、集中挤奶、自动清粪等先进实用设备。

2.农业机械化。实施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工程、农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农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农业智能化提升工程。重点推进现代农业机械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研发和推广具有当地特色的先进适用新机具和新装备,推进主要农产品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专业化、区域化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跨区服务队和跨区服务站。引进、示范、推广无人机等先进智能化农机具。

3.农业减灾防灾体系。完善重大灾害性天气预防预警预报系统、指挥决策体系。实施农田防护林和生态植被恢复工程,完善草原火灾预警监测、信息网络、指挥系统和扑救设备配套。完善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构建覆盖全面的农业保险体系。

三、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思路,大力推进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中低产田改造、盐碱地改良工程,配套实施平整耕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等项目。扎实推进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建设,建立完善节水工程体系,推进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加大雨养农业区梯田、集雨蓄水设施工程建设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专栏3: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项目

1.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开展中低产田改造、盐碱地改良及基础地力培肥工程。着力推广土地肥力和耕地质量提升先进适用技术,实施秸秆还田工程和耕地快速培肥工程。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站。

2.深松整地。开展深松整地示范工作,深入推进耕作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保护性耕作。推广免耕、少耕、秸秆残茬还田、轮作栽培等保护性耕作技术。

4.农田水利建设。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全面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2.75万亩。

四、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工程。围绕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绿色有机农业、高效节水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防灾减灾、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加强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攻关。加快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实施研发能力与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专栏4: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重点项目

1.抗逆优良品种创新与选育。开展小麦、玉米、瓜类、辣椒、蔬菜、中药材、食葵、畜禽、枸杞、红枣、葡萄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种选育与创新。

2.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协调创新。加强龙头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和各级农业科研院所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技术合作与示范。

3.科技成果转化与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实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转化推广。实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提升工程、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等。

4.特色产业技术攻关与集成示范。开展瓜菜、林果、中药材等栽培与病虫害防控,节水农业,设施栽培、设施养殖与疫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保护、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等技术集成应用。

五、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融合,抓好农业信息化载体建设,深入实施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和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的“互联网+”特色产业领军企业。

专栏5:农业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

1.“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探索建立大数据农业及其应用,重点建设集耕地数量、质量、环境、生产资料、生产设施、生产技术服务、动植物疫病防控、原料产品、质量监测、加工物流信息、市场营销信息等于一体的公共服务数据平台。

2.“12316”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完成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二期建设任务,推进“12316” 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县、乡、村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3.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 “金农工程”、“菜篮子”基地、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示范、“三品一标”信息系统示范、种植业生产信息示范、养殖业生产信息化示范、智慧动监、农业经营信息化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示范等一批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

4.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的示范基地,树立在生产、经营、政务、服务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整体推进方面的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5.“互联网+”特色产业领军企业培育工程。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农产品交易公共信息平台、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建设,支持特色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企业进行网上直销。

6.农业人才培训信息化平台建设工程。加强农业人才培训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整合培训资源,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实效。

六、农产品精深加工销售及冷链物流业提升工程。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壮大和提升以瓜菜、果品、草食畜、中药材、葡萄酒、甜瓜等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一批特色优势明显、产业带动性强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示范基地和产业基地、加工园区和企业集团,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销售及冷链物流产业链。

专栏6:农产品精深加工销售及冷链物流业提升重点项目

1.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一带一路”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国家和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工程;实施蔬菜、果品、中药材、葡萄酒和畜禽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创业基地、加工集聚区(园区)建设工程;实施产业链培育工程,加快培育瓜果蔬菜精深加工,“畜禽养殖—屠宰加工—肉制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液体经济产业链。

2.市场与物流体系。实施农资和农产品集散中心、综合市场、区域性农产品产地市场和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工程;实施集贸市场、生鲜超市升级改造工程;实施农产品展销平台、流通主体培育工程;实施电子商务、拍卖竞价、连锁超市、配送专卖等新型流通业态创新推进工程,创建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县;实施农产品质量检测、可追溯管理、物流信息等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农产品销售和冷链物流发展工程,建成全省重要的设施蔬菜、肉类和特色林果销售基地、出口基地和区域集散地。

七、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和完善现代农业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开展公共服务机构基础设施、装备、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逐步建立村级防疫室,不断完善镇畜牧站,努力提升县级动物防疫机构服务能力。

专栏7: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重点项目

1.农技推广能力提升。实施农技推广机构能力提升,重点完善业务用房,配备检测、培训及交通设备,加强农技人员知识更新。

2.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及能力提升,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推进龙头企业、大中型市场质检机构建设。

3.植保体系建设。实施公共植保防灾减灾工程,重点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监测预报网络体系。实施绿色植保农药监管、减量工程。实施病虫害防治社会化服务工程,提高病虫害专业化防控能力。

4.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动物卫生及兽药监督执法、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动物标识及疫病追溯设施,完善动物防疫技术支撑设施。

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加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三类协同”的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培育初、中、高级“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快建设以农广校为主体,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等公益性教育培训资源为补充,田间学校、农民合作社等社会化资源为依托的“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专栏8: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点项目

1.职业农民培育。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兼顾长期稳定在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从事劳动作业的农业劳动力,长期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测土配方施肥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机服务人员等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人员。

2.师资库建设。重点围绕地方资源建立师资库,实行导师制,解决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机制问题。

3.信息库建设。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后备学员库、培育学员库和认定学员库“三库”建设,通过培养和储备,加快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4.实训基地建设。聚合优势资源,发挥以农广校(1)为主体、多个(N)教育培训机构互补共担作用,建立若干(X)分布在农业产业链上的现场教学基地(田间学校)延伸覆盖,构建县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N+X”基础平台。

九、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工程。实施农民合作组织培育工程,稳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劳务合作、资金互助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重点支持其提升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能力,促进合作组织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流转,重点支持县、乡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搭建公开公正、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平台。鼓励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主体。

专栏9:农业经营体系创新重点项目

1.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在扩大新型经营主体数量的同时,把促进规范化发展作为工作重点,提升新型经营主体的经营和带动能力。培育提升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链长、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扶持家庭农场和示范园区发展。

2.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建设。重点支持县、乡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点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探索试点,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十、循环农业与生态环境改善工程。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实施废旧农膜回收、尾菜处理利用、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处理与循环利用。加强绿色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循环农业示范区(县)创建。推进农村新型能源建设,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实施新一轮退耕(牧)还草工程,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着力发展草地农业。

专栏10:循环农业与生态环境改善重点项目

1.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农田残膜污染监测点和农田面源污染监测工程,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尾菜处理利用示范区工程,实施耕地土壤分级管理与保护修复工程,实施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处理与循环利用工程。

2.绿色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强化绿色生产基地建设。

3.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推广种养有机结合、农牧循环发展、产业生态友好模式,以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为载体,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打造一批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示范基地。

4.农村能源建设。实施农村沼气、太阳能、秸秆能源化、农村能源综合配套及支撑能力体系建设等工程。

5.退耕(牧)还草与草原保护。实施退耕(牧)还草工程,恢复草原植被,大力建设草原围栏,实施重度草原退化补播改良,建设人工草地,推进养殖暖棚建设,加大草原鼠虫害和沙化草原持续连片治理,开展宜垦撂荒草原治理。建设草原监测网络体系及防火指挥体系。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各部门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齐抓共管、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把农业现代化各项任务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健全责任目标完成情况检查、考核和评价制度。

二、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明确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设施农牧业产权等抵押担保贷款,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引导农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沟、荒地、荒滩使用权有序流转,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完成草原承包权确权和基本草原划定工作。探索财政性资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进行股权量化到户,推进农民以资源、资产参股经营,提高农民财产性收益。完善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建立完善集体林地、林木流转机制,深化治沙生态林承包经营改革。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快建成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打造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性经济组织。

三、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支持保护体系。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不断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改进投入方式,逐步扩大担保、贴息、基金、风险补偿、公私合作、购买服务、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资金规模,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更多投向农业。积极稳妥推进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改革,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完善财政涉农资金转移支付制度,健全补贴资金发放办法,确保农业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付给生产者。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境内外直接投资,对“走出去”的农业企业给予政策优惠、人才和金融保障。加大农民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力度,为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兴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提高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精准性。

四、创新农业金融工作。健全金融支农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基金、股权、信托、租赁、保险等新型投融资,运用贴息、担保、保费补贴、风险补偿、增量奖励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农业信贷投放。完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建立农村信贷担保基金和风险补偿基金,积极探索“三权”抵押贷款的措施办法,改善农村信贷担保缺失局面。大力培育股权投资基金、创投基金等融资服务组织。充分利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中小型涉农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力度,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支持保险机构创新保险产品,将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业生产设施纳入保险范围,提高农业抵抗风险的能力。鼓励保险公司开发针对农林牧业的商业性保险产品,降低农业发展风险。

五、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研发推广,在重点产业、关键技术、重要环节上求突破。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以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科研创新团队,带动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全面发展。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积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人才,着力提升各类经营主体的科技意识和应用转化能力。继续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劳动力素质提升计划和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建立健全职业农民扶持制度,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

六、抓好农业项目建设。深入实施“3341”项目建设工程,持续加大项目谋划、争取、实施和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优势资源、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创新方式,拓宽渠道,精准招商,引进建设一批带动力强、综合效益好的重大项目,提高招商引资的水平和实效。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准确把握投资导向,立足我县产业优势和比较优势,全力推进项目的谋划、申报、筛选和储备,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争取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生动局面。加强项目实施管理,突出抓好工程质量、建设进度、资金使用和安全生产,确保项目依法规范建设,切实发挥项目投资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