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22322015322299P/2020-0119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公室 | 组配分类: | 统计信息 |
文件编号: | 发文日期: | 2020-02-24 | |
成文日期: | 2020-02-24 | 有效性: | 有效 |
2019年民勤县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
2020-02-24 15:01
浏览次数:
次
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2.02亿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2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8.32亿元,下降3.8%;第三产业增加值31.5亿元,增长2.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4.7:11.6:43.7。
(一)农业经济形势良好,品牌农业步伐加快。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4.63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粮食产量18万吨、蔬菜产量47.15万吨、瓜类产量32.4万吨、水果产量5.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88%、-7.11%、20.84%、7.54%;畜禽饲养量达544.07万头(只),出栏达229.95万头,肉类产量达2.32万吨,比上年增长14.9%。坚持品牌先行,全方位提升农业收益。先后打造了8个县级特色农业产业园和21个镇级示范点。收成(蜜瓜)被认定为“一村一品”示范镇,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民勤肉羊”入选“甘味”品牌,大大增强了我县特色农畜产品知名度。
(二)工业生产增势放缓,经济效益有所回升。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3%,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增长3.6%。以风光电和化工为主的重工业生产始终是驱动我县工业发展的强劲支撑。41户规上工业企业中,重工业企业31户,占企业总数72.1%,增加值占84.3%,增长3.6%,拉动工业经济增长3.68个百分点。其中当年新增入规的西武、福润两户企业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76.13%,拉动工业经济增长2.74个百分点。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负债率70.4%,比上年下降0.73个百分点;企业用工人数比上年增加318人,增长15.6%;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68.1元,比上年下降0.16%;营业收入利润率10.22%,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受企业效益回升带动,本年度工业投资实现增长45.67%,高于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7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平稳,民间投资释放活力。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66%,增速比1-11月份提高1.34个百分点。其中,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下降7.4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41倍。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民间投资活力充分显现。全年民间投资(包含房地产)20.71亿元,增长94.2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2.63%,较上年提高27.59个百分点,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01个百分点。同时,我县文化旅游名片的笃力打造,使得文化旅游行业投资逐年增强。全年共实施文化旅游项目12项,完成投资增长62.93%。主要实施了民勤县沙漠雕塑艺术公园、苏武沙漠大景区苏武小镇、文化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红旗谷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樱桃采摘园等项目。
(四)消费市场总体平稳,限下零售餐饮增长加快。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3亿元,比上年增长7.1%。从地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9.78亿元,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1.8%,比上年增长7.6%;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2.25亿元,占38.2%,增长6.2%。从消费形态看,全年实现餐饮收入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实现商品零售26.38亿元,增长4.9%,餐饮收入增速快于商品零售13.8个百分点。分规模看,限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01亿元,比上年下降11.7 %,限下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31.02亿元,比上年增长7.8%,高于限上增速19.5个百分点,居全市首位,也彰显了文化旅游发展和沙雕等节会的举办对消费市场的拉动和引领。
(五)财政收支不尽合理,金融存贷低位运行。全年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5.91亿元,同口径增长7.6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6亿元,同口径增长6.16%。其中,税收收入1.23亿元,增长18.5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31.77%;非税收入2.64亿元,增长1.2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8.2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08亿元,比上年下降10.21%,其中“八项支出”20.95亿元、下降1.19%,民生支出21.33亿元。201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5.6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1%,比11月末小幅回落0.7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163.84亿元,比上年末下降5.61%,降幅比11月末扩大0.57个百分点。
(六)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力打好脱贫硬仗,全面稳固小康步伐。教育、卫生、就业、养老、扶贫等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02元,比上年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14元,比上年增长9%。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48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6%,控制在4%的目标以内。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2.02亿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2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8.32亿元,下降3.8%;第三产业增加值31.5亿元,增长2.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4.7:11.6:43.7。
(一)农业经济形势良好,品牌农业步伐加快。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4.63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粮食产量18万吨、蔬菜产量47.15万吨、瓜类产量32.4万吨、水果产量5.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88%、-7.11%、20.84%、7.54%;畜禽饲养量达544.07万头(只),出栏达229.95万头,肉类产量达2.32万吨,比上年增长14.9%。坚持品牌先行,全方位提升农业收益。先后打造了8个县级特色农业产业园和21个镇级示范点。收成(蜜瓜)被认定为“一村一品”示范镇,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民勤肉羊”入选“甘味”品牌,大大增强了我县特色农畜产品知名度。
(二)工业生产增势放缓,经济效益有所回升。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3%,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增长3.6%。以风光电和化工为主的重工业生产始终是驱动我县工业发展的强劲支撑。41户规上工业企业中,重工业企业31户,占企业总数72.1%,增加值占84.3%,增长3.6%,拉动工业经济增长3.68个百分点。其中当年新增入规的西武、福润两户企业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76.13%,拉动工业经济增长2.74个百分点。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负债率70.4%,比上年下降0.73个百分点;企业用工人数比上年增加318人,增长15.6%;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68.1元,比上年下降0.16%;营业收入利润率10.22%,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受企业效益回升带动,本年度工业投资实现增长45.67%,高于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7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平稳,民间投资释放活力。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66%,增速比1-11月份提高1.34个百分点。其中,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下降7.4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41倍。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民间投资活力充分显现。全年民间投资(包含房地产)20.71亿元,增长94.2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2.63%,较上年提高27.59个百分点,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01个百分点。同时,我县文化旅游名片的笃力打造,使得文化旅游行业投资逐年增强。全年共实施文化旅游项目12项,完成投资增长62.93%。主要实施了民勤县沙漠雕塑艺术公园、苏武沙漠大景区苏武小镇、文化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红旗谷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樱桃采摘园等项目。
(四)消费市场总体平稳,限下零售餐饮增长加快。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3亿元,比上年增长7.1%。从地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9.78亿元,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1.8%,比上年增长7.6%;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2.25亿元,占38.2%,增长6.2%。从消费形态看,全年实现餐饮收入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实现商品零售26.38亿元,增长4.9%,餐饮收入增速快于商品零售13.8个百分点。分规模看,限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01亿元,比上年下降11.7 %,限下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31.02亿元,比上年增长7.8%,高于限上增速19.5个百分点,居全市首位,也彰显了文化旅游发展和沙雕等节会的举办对消费市场的拉动和引领。
(五)财政收支不尽合理,金融存贷低位运行。全年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5.91亿元,同口径增长7.6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6亿元,同口径增长6.16%。其中,税收收入1.23亿元,增长18.5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31.77%;非税收入2.64亿元,增长1.2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8.2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08亿元,比上年下降10.21%,其中“八项支出”20.95亿元、下降1.19%,民生支出21.33亿元。201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5.6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1%,比11月末小幅回落0.7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163.84亿元,比上年末下降5.61%,降幅比11月末扩大0.57个百分点。
(六)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力打好脱贫硬仗,全面稳固小康步伐。教育、卫生、就业、养老、扶贫等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02元,比上年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14元,比上年增长9%。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48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6%,控制在4%的目标以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